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互联网   深圳农业科技创新“绿意盎然”

深圳农业科技创新“绿意盎然”

发表于:2017-07-25 关注 
昨天,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演重头戏,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农业基因大数据”协同创新任务同步启动实施。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携手创新攻关,国内首个去农村化的城市深圳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速发力,寄望深圳争当绿色先锋。

  昨天,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演重头戏,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农业基因大数据”协同创新任务同步启动实施。据介绍,截至目前,该联盟参加单位达70多家,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教学机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携手创新攻关,国内首个去农村化的城市深圳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速发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郑芸瑄等出席大会。


  合力攻关提升竞争力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所长黄三文当选为联盟理事长。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的参与单位包括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级研究院所;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载体云集,共同发力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

  农业部主导成立的该联盟将凝聚我国从事基因组教育、科研和产业化的优势力量,着力解决农业基因组学发展中全局性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形成全国农业基因组的产业化一体化格局。

  陈彪表示,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是深圳现代农业和基因科技领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可为深圳生物种业的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宝库和技术支撑,对加快深圳相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创新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深圳生物育种产业链日趋完善


  深圳是国内第一个去农村化的城市。没有农村农民并不意味着不能在农业领域前行。深圳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近几年深圳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年均增速达20%。

  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圳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成绩斐然,生物育种产业链日趋完善。截至目前,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培育生物育种创新团队逾20个,孵化11家种业企业,累计育成农作物新品种61个,推广植物新品种92个,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科研育种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深圳已初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梅旭荣表示,传统育种等农业行业面临技术瓶颈,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组学技术的支撑被公认为突破口。

  多位与会专家谈到,深圳在生物育种产业链的匹配度位居全国前列,上游有华大基因,基因测序分析实力突出;产业转化方面,深圳拥有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机构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衔接环节;核心技术产业化方面,深圳在基因组大数据库超算平台、基因测序分析、转基因抗虫棉的核心技术、F型三系杂交小麦技术、三系杂交粳稻育技术等方面均社会经济效益丰收。


  寄望深圳争当绿色先锋


  全世界业界已对50多种作物完成基因测序,约一半由中国科学家完成或以中国科学家为主参与完成。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所长黄三文指出,有效满足我国对农业供给不断升级的需求,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基因测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提高更安全高效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任重道远。

  国际植物学大会近几届内容不断变化,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植物基因组研究、从碳循环到全球气候变化等。多位与会人士纷纷谈到,现代农业越来越与绿色产业、生态保护、城市升级密切相关。深圳在绿色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领跑全国,未来应更多探索树立样板。

  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深圳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1.7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GDP比重由28.2%提高到40%;深圳资源能源消耗实现“八个明显下降”,其中万元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9.5%、43%、29%、21%。

  来源:深圳特区报